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想人民之所想,行人民之所嘱,已经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遵循,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时代下为民服务之道。
深入群众,了解民情
“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草野。”了解民情是做好为民服务的前提,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,走进群众,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、所急所盼,通过座谈会、走访调查、网络互动等多种形式,广泛收集民意,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导向。
强化基层联系,各级领导干部要定期深入基层,了解基层工作实际,帮助解决实际问题,特别是要关注贫困地区、特殊群体,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。
拓展民意表达渠道,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,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民意表达平台,让群众能够及时反映问题,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、民主。
建立健全民情反馈机制,对群众反映的问题,要及时回应,明确责任,限时整改,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。
关注民生,解决民忧
民生连着民心,民心凝聚民力,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,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。
持续推进脱贫攻坚,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,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,贫困县全部摘帽。
提高教育质量,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,优化教育资源配置,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。
加强医疗卫生服务,深化医改,提高医疗服务水平,让群众享有更加优质、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。
改善生态环境,加强生态环境保护,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绿色生态福祉。
创新服务,提升效能
新时代的为民服务,既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,又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,提升服务效能。
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简化办事流程,提高行政效率,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。
加强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,充分利用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,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,实现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。
创新社会治理,发挥社会组织、志愿者等作用,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治理,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。
强化监督,确保实效
为民服务,关键在于落实,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,确保为民服务取得实效。
建立健全监督机制,加强对为民服务工作的监督检查,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。
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,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,发现一起查处一起,绝不姑息。
强化责任追究,对为民服务工作不力、作风漂浮的干部,严肃追究责任。
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牢记“想人民之所想,行人民之所嘱”的宗旨,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,以人民为中心,努力提高为民服务质量和水平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